走進中國茶葉博物館 品賞茶文化盛宴
中國茶葉博物館雙峰館區(qū)水景與茶座。 “茶為國飲,杭為茶都”。背倚吉慶山,面對五老峰,東毗新西湖,四周茶園簇擁。舉目四望,粉墻、黛瓦、綠樹與連綿青翠的茶園相映成趣——這便是中國茶葉博物館雙峰館區(qū)。 中國茶葉博物館位于浙江杭州,包括雙峰館區(qū)和龍井館區(qū)兩部分,建筑面積共約1.3萬平方米,展廳面積4875平方米。兩館區(qū)由一條古韻濃厚的“乾隆御道”和秀麗的“龍井八景”相連,引領(lǐng)觀眾踏上一場獨特的茶文化之旅。 清代銅胎畫琺瑯花卉紋提梁壺。 茶史源遠流長 中國茶葉博物館1991年建成開放,現(xiàn)有5000余件藏品,涵蓋茶具、茶書、茶葉加工工具、茶樣、茶畫、茶碑帖等。“作為國內(nèi)唯一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國家一級博物館,中國茶葉博物館除了做好茶文物的收藏、研究、展示外,還注重茶知識、茶文化的保存與傳承,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展覽品牌?!敝袊枞~博物館館長包靜說。 走進雙峰館區(qū),幾組錯落有致的建筑映入眼簾,花廊、曲徑、假山、池沼、水榭等逶迤勾連,盡顯江南園林的韻味。 “中國茶葉博物館雙峰館區(qū)是一個‘館在茶間、茶在館內(nèi)’的無圍墻博物館,由茶史、茶萃、茶事、茶具、茶俗5個展示空間組成,從不同角度詮釋茶文化。”中國茶葉博物館文博研究館員、展陳學(xué)術(shù)部主任樂素娜介紹,雙峰館區(qū)的常設(shè)展覽為“中華茶文化展”,2003年榮獲第五屆“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”。 茶史廳通過豐富的文物、圖文資料和復(fù)原場景,介紹了茶的起源和發(fā)展歷程,展示了歷代茶文化的精華。茶起源于中國,古巴蜀一帶是茶文化的發(fā)源地。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茶文化的形成時期,但此時的飲茶主體多為上層貴族、士人。茶葉真正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在唐代,這一時期,茶始征稅,茶始定名,茶始成書?!白詮年懹鹕碎g,人間相學(xué)事春茶。”陸羽《茶經(jīng)》的問世,把茶文化推向了一個空前的高度。 兩宋時期,斗茶蔚然成風(fēng),從帝王將相、文人雅士到市井百姓,無不對此興致盎然。展廳內(nèi)的蠟像再現(xiàn)了宋代民間斗茶場景——一個婦人在爐前搖著蒲扇燒水煮茶,4名男子手持茶盞,手掌略微傾斜,展示茶面湯花的色澤與均勻程度,以此判定高下。 斗茶是一種兼具趣味性與技術(shù)性的活動。到了以沖泡散茶為主流的明代,斗茶基本絕跡。 明清時期,隨著歐洲飲茶之風(fēng)盛行,茶葉成為遠洋貿(mào)易的重要貨物。展柜里,一份有著近300年歷史的茶樣,訴說著中國茶葉漂洋過海的故事。“這個茶樣十分珍貴,它是從載有近370噸茶葉的瑞典哥德堡號沉船中打撈上來的,我館有幸保存了兩份?!睒匪啬日f。 哥德堡號是大航海時代瑞典東印度公司的遠洋商船,曾三次遠航至中國廣州。1745年1月,“哥德堡Ⅰ號”從廣州啟程回國,船上載有約700噸中國商品。經(jīng)過8個月的航行,在離哥德堡港約900米的海面,哥德堡號突然觸礁沉沒。1984年,瑞典人發(fā)現(xiàn)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號,并于1986年進行水下考古,打撈出大量茶葉和飲茶用的精美瓷器。 唐代白釉煮茶器。 茶俗豐富多彩 你見過360公斤的緊壓茶嗎?漫步茶萃廳,一塊巨大的云南普洱茶磚吸引了筆者的目光。茶磚長寬均為186厘米,厚12厘米,采用2000余公斤的野生普洱茶鮮葉加工制成。在這個展廳,可以看到100多種中國名茶和國外茶葉的茶樣實物,涵蓋六大基本茶類——綠茶、紅茶、黃茶、白茶、青茶(烏龍茶)和黑茶,還有花茶、緊壓茶等再加工茶。樂素娜介紹,中國茶葉博物館設(shè)有茶樣庫,收藏古代茶樣10余種、現(xiàn)代茶葉1500多種,年代最早的是明萬歷三十八年(1610年)茶葉。 “開門七件事,柴米油鹽醬醋茶?!边@句俗語道出了茶與中國人生活的緊密關(guān)系。茶事廳介紹了茶的種植、采制、保存、品鑒、應(yīng)用等相關(guān)知識以及由茶衍生出來的各類文藝活動。 在“茶之制”單元,不少參觀者在一個玻璃展柜前俯身細看。柜中展示了槽式鮮葉處理裝置、揉切機、解塊分篩機、發(fā)酵室、滾筒殺青機、揉捻機、滾筒炒干機等一系列等比例縮小的機器模型,組成了紅茶、綠茶的“迷你版”加工生產(chǎn)線?!霸瓉砦覀兒鹊牟枞~是這樣生產(chǎn)出來的!”帶著孩子參觀的袁女士興奮地說,“孩子看展覽覺得很有趣,我自己也長了不少知識。” 魏晉時期的陶盆、宋代的黑釉盞、明末的紫砂茶壺、清代的粉彩蓋碗、近代象牙雕刻的茶匙……“器為茶之父”,茶具廳里陳列著幾百件與茶有關(guān)的器具,讓人大開眼界。一個時代的茶具往往是當(dāng)時飲茶方式的直觀體現(xiàn)。唐宋時期,飲茶需要將茶餅?zāi)氤赡?,故而成套的唐宋茶具里除了碗、盞等,還有碾茶器。在“唐煮宋點”飲茶方式的影響下,唐代的茶具組合里常常會有煮茶所需的風(fēng)爐、釜等。一套雅致的唐代白釉煮茶器引人注目?!斑@套茶具出土于河南洛陽,是隨葬明器,由茶碾、茶爐、茶釜、茶盞托組合而成,它反映了唐代主流的飲茶方式——煮茶法。”樂素娜說。 茶具廳的獨立展柜中有一把精美的清代銅胎畫琺瑯提梁壺。此壺以黃銅做內(nèi)胎,再施以畫琺瑯工藝,紋飾富有層次,用色淡雅,壺腹開光內(nèi)繪有秀美的花蝶紋。從整體風(fēng)格來看,這件茶壺應(yīng)是當(dāng)時的外銷產(chǎn)品。 茶俗廳以場景還原的方式,展現(xiàn)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與茶有關(guān)的風(fēng)俗習(xí)慣。藏族人在帳篷里喝著熱騰騰的酥油茶;云南傣家竹樓里的傣族人把茶葉放進土罐,在火上烤香后沖入開水飲用;四川人坐在竹椅上喝蓋碗茶,擺龍門陣…… 中國茶葉博物館舉辦的“茶都伢兒 快樂學(xué)茶”夏令營。 茶香遠飄海外 中國茶走向世界,給世界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。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產(chǎn)茶,茶成為流行最廣的飲料之一,衍生了豐富的飲用習(xí)慣和儀式習(xí)俗。 為什么法國人把茶讀作THE,日本人把茶讀作CHA?俄羅斯人怎樣飲茶?英國人的下午茶有什么講究?中國茶葉博物館龍井館區(qū)常設(shè)展覽“世界茶 茶世界展”以跨文化視角,講述了茶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傳播路徑和發(fā)展歷程。 “龍井館區(qū)是具有山地園林景觀特色的茶主題互動體驗博物館,坐落在翁家山茶山東麓,森林覆蓋率高達70%。”樂素娜介紹,茶山中有大量喀斯特地貌組織形成的自然石林和巖洞,游人可以一邊爬山賞景,一邊參觀展覽。登高過程中有“茶有真香亭”“問茶亭”“真逸亭”“遲桂亭”等休憩處,還會經(jīng)過鴻漸閣、茶文化體驗大師工作室等體驗空間。登上龍井館區(qū)最高處,可以看到一座觀景平臺,名曰“茶壇”。置身此處,遠眺四周茶山,俯瞰西湖美景,令人心曠神怡。 “除了策劃觀眾喜愛的展覽,我們還希望通過互動體驗,讓茶文化真正走進當(dāng)代人的生活?!敝袊枞~博物館黨政辦主任朱陽說,雙峰館區(qū)是茶文化展示館,龍井館區(qū)則是茶文化體驗館,注重滿足體驗者的個性化需求。 中國茶葉博物館打造了“中國茶人之家大賽”“宋代茶生活體驗”“茶為國飲 杭為茶都——走進中茶博”等品牌特色活動,研創(chuàng)了“一箋杭夢龍井香”“西湖龍井大碗泡法”等茶藝表演項目,還開設(shè)了適合不同人群的茶文化培訓(xùn)課程。截至目前,中國茶葉博物館已推出9項研學(xué)課程,包括四季茶香、宋韻杭州、茶葉科普、偉人與茶、非遺傳承等主題,涉及茶的知識科普、采摘制作、沖泡品飲等。 朱陽說,除了線下的體驗活動,線上的數(shù)字展廳也讓越來越多人能夠通過遠程互動的形式感受茶文化。中國茶葉博物館在微信公眾號、微博、抖音等平臺推出“節(jié)氣茶生活”欄目,普及茶知識、推廣茶文化,備受好評。(方彭依夢) 本文圖片均由中國茶葉博物館提供 《人民日報海外版》(2022年06月07日第07版)
責(zé)編:劉偉
來源:人民日報海外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