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文化服務(wù) 文化信息 家住泰山腳下

家住泰山腳下

2022-08-18 11:37:43 人民日報 趙靜怡

??2003年春,一個傍晚,我坐在擁擠的火車上,借著昏黃的燈光看一本書。我沉浸在書的意境里,忽略了報站的聲音。等我合上書,報站的聲音又響起:“泰安站到了,有下車的旅客請下車?!蔽疫@才發(fā)覺,已經(jīng)錯過了要去的濟(jì)南,到了下一站泰安。

??我趕緊跳下車,呆呆地看著火車如一條長蛇逶迤而去。我補了票,走出站臺,回轉(zhuǎn)的火車已經(jīng)沒有了,只能打了一輛出租車,匆匆往汽車站趕。透過車窗玻璃,我看到夕暉籠在泰山的山頭,鍍了一層金邊的云,慢慢飄浮著。過了一會兒,金邊淡了,云也隱去了,整個小城,被暮色包裹了。

??這是我第一次走進(jìn)泰安?;蛟S是一種緣分,畢業(yè)之后,家在濰坊的我,竟又被分到泰安工作,且一待就是十幾年。

??剛來泰安時的我,血氣方剛,喜歡人潮涌動的地方。泰安這座城市似乎有點小,容不下我那顆躍動的心。我想,過上幾年,也許我會離開泰安,奔向別的城市。

??我所在的單位旁邊有一條河,人稱“渿河”。河上有橋,類似趙州橋的樣式。過橋不遠(yuǎn),有座亭子,檐角如展翅之鳥。經(jīng)常有人在亭內(nèi)乘涼、下棋。站在亭內(nèi),舉目便能望到泰山。

??我對泰安的感情,是一點一點培養(yǎng)起來的。每天下班,我都要經(jīng)過岱廟。岱廟門前有一棵幾百年的老槐樹,被人們用漢白玉磚圍了起來,周圍的人車都為它讓路。走過老槐樹,總會有一股清涼之感。人們步履匆匆,似乎也并未多看它一眼,而它卻千百年地看著我們,閱盡眾生。

??剛來泰安時,我租住在單位后面的一個小區(qū),旁邊就是夜市。晚上,夜市熙熙攘攘,充滿了活力,賣小吃的、賣服裝的、賣工藝品的……不一而足。街燈閃閃爍爍,似乎與時斷時續(xù)的吆喝聲相和。我坐在自己的斗室里,一邊聽著外面的市聲,一邊讀著書,偶一抬頭,一只花貓在屋瓦上躡著腳走來走去。

??兩年后,我搬到南湖旁。南湖原先并沒有湖,是后來改造而成的。下了班,我常去湖邊散步。泰安人特別喜歡豫劇,一些大爺大媽們敲著鑼鼓,組成了業(yè)余豫劇隊,每到夜晚,就在南湖邊的長廊下唱《打金枝》《朝陽溝》。聽者甚眾,十分熱鬧。

??后來,我終于擁有了自己的房子,離單位只有四五站路,很是方便。最滿意的是,舉頭即可見泰山。事實上,對泰安人來說,抬頭見山是常有的風(fēng)景,只因我是外地人,故而格外心動。見到外地的朋友,我常常跟他們說,我家就在泰山腳下,他們往往一副歆羨的表情。我又加強(qiáng)語氣,給他們細(xì)致地說起不同時節(jié)泰山的景色。春天,百花爛漫,泰山的顏色是層次不分的,紅夾雜著綠,粉混合著紫;夏天,泰山是蓊郁的,雨水也多,動不動就云遮霧繞,山似游龍,神出鬼沒;秋天,蓊郁退卻了,泰山變得紅紅黃黃的,顯現(xiàn)出另一種明艷的色彩;而到了冬天,山常常陰著臉,云也不再輕盈了,山上所有的生命似乎都在默默地積攢著元氣……我這樣描繪泰山的時候,朋友們往往發(fā)出陣陣感嘆。

??朋友們來泰安,我每每帶他們爬泰山、游岱廟、看花海、逛東湖。朋友們總是嘖嘖贊嘆,我便趁機(jī)說:來泰安吧,這里抬頭見山,好山好水……有的朋友果真動了心思,后來在泰安買了房子,與我成了同城的鄰居。

??我后來也去過不少城市。無論面對怎樣的風(fēng)景,我總是特別想念泰安。我知道,這可能是我常年沐浴山風(fēng)所致,我已經(jīng)變得離不開泰山腳下的這座小城了。(趙靜怡)

責(zé)編:劉偉

來源:人民日報

返回頂部